翻译技术教师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文/韩林涛
“翻译技术教师”一般指的是在高校或企业给翻译专业硕士讲授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翻译项目管理课程、本地化课程等的老师,这一类老师目前在授课过程中以讲授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的使用方法、翻译项目管理方法、本地化工程知识等知识。
我想借这篇小文分享一下我对10年内翻译技术教师的核心竞争力的看法。
一、什么人当翻译技术教师?
目前,这样几类人主要承担“翻译技术教师”的角色:
1. 翻译或外语背景的教师转岗(内部人士)
2. 北京大学计算机辅助翻译专业科班出身(应届生)
3. 长期从事翻译实践,熟练掌握各类工具和项目管理能力的企业人员或自由职业人员(外部人士)
以上三类人都各有自己的优势,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劣势。
内部人士本身并没有完整的翻译技术系统知识框架,但能够结合自己的学术背景快速掌握一些基本的工具使用方法和项目管理知识,快的老师可以通过10天以内的培训班快速精通,甚至自学,慢的老师大概需要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来不断提高。但考虑到学生是零基础,对老师的要求并不高,而对工具能力要求极高的翻译项目一般也不会拿到学校来做,所以这类学校的整体翻译技术水平处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但不断提升中。
应届生比内部人士掌握的工具使用方法要更加全面和高级,但是因为口笔译实践经验欠缺,本身学术能力和专业水平并没有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因此在传授工具使用方法方面会比内部人士显得更加高级,但是停留于对工具技能的传授,缺少在企业实战中获得的整体翻译项目和本地化项目解决方案。
外部人士直接从真实的翻译项目和本地化项目中获取实战经验,深谙一些特色工具的使用方法,尤其是团队协作时的使用方法,所以他们的授课内容更接近于企业需求,但在一定程度上缺少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背景,与学生沟通时会存在一定程度的障碍,教学效率有时不太高。限于一学期课程32小时的课时量,重要的内容无法全盘托出,学生往往又是零基础开始,因此学生掌握的是没有简化的高阶有价值技能,有消化不良基础不牢的可能。
除以上三类角色外,由于高校用人制度存在门槛高的现象,因此部分高校开始引进计算机技术背景(自然语言处理、机器翻译等)和语料库语言学背景(语料库工具运用较熟)的博士生讲授翻译技术课程。
二、翻译技术教师的局限
从以上分析来看,目前翻译技术教师已经逐渐进入翻译学院或者外语学院的必备教师序列,实现了从零到有的突破,为翻译学科的发展和语言服务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学生应该感谢翻译技术教师,让自己获得了语言能力之外的翻译技术能力,企业更应该感谢,因为节省了企业的培训费用。但,翻译技术教师的重要性越是凸显,越要思考翻译技术教师的核心竞争力。
翻译技术教师徘徊于企业和学校之间,用于实践的时间多,放在科研上的时间少,还要花时间用于教学。最大的困境是自身能力的平稳下滑:离开了企业的实战刺激,长时间用于校内零基础学生的培训,容易失去学习新技术的时间,更何况会几款软件的操作方法并算不上“技术”,顶多是“技巧”,算不上核心竞争力。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三五年之内,翻译技术教师容易成为嘴上说得好听,但技术其实并不行的花瓶。
翻译技术教师容易脱离笔译实践和口译实践,缺失对翻译文本本身的敏感性,最终无法敏锐把握由于语言问题带来的翻译项目发展困境。
翻译技术教师离开企业的实战翻译项目管理,停留在学校小作坊式的项目管理环境中,学生毕业后依然无法融入大企业的规范项目管理流程,更谈不上为本身没有语言服务管理体系的甲方建设企业级的规范项目管理流程。
三、翻译技术教师的核心竞争力
基于以上讨论,我认为,翻译技术教师的核心竞争力应根据北京大学俞敬松教授提出的以下四部分组成:
1. 懂语言
翻译技术教师应当积极从事笔译实践和口译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可以讲授本科生的基础笔译课程,能够承担一定程度的陪同口译、交替传译服务。
2. 懂文化
翻译技术教师应当至少理解英语言国家(美国、英国、爱尔兰等地)的语言服务文化,能够时刻追踪翻译技术和本地化技术在这类国家的发展情况,能够建立与这些国家翻译技术圈的常态沟通。
3. 懂技术
考虑到“熟练掌握几款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和翻译项目管理工具并非真正的技术,而是技巧”并非语言服务行业广泛认同的论断,在一定时间内,懂技术意味着懂得如何操作软件,但在几年后,技术的概念将会发生改变,而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会更加突出,因此要赋予“翻译技术”更多含义,包括但不限于:能够进行一般的教学平台的创建和维护、能够解决一般的技术问题、能够开发一般的教学软件、能够在高校教学产品招投标过程中分析技术参数的优劣等。
4. 懂管理
翻译技术教师应懂得一般翻译项目和大型翻译企业项目的成熟解决方案。
以上只是我个人认为的作为翻译技术教师的核心竞争力,缺少其中的哪一个都无法在外语类或翻译类院校长期驻足并持续产出成果。一点思考,供朋友们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