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翻译硕士和翻译公司的“此岸与彼岸”
简单概括一下:
考研的时候,有些准翻译硕士不知道翻译公司是什么,有些翻译公司以为可以从翻译硕士中找到好的译员。
在校的时候,有些翻译硕士不知道有些翻译公司的人来学校讲什么,有些翻译公司的人不知道有些翻译硕士在学校学什么。
择业的时候,有些翻译硕士觉得有些翻译公司没有想象中好,有些翻译公司觉得有些翻译硕士没有想象中好。
二、翻译硕士和翻译公司共同面对的事实
不否认,有些翻译硕士在有些翻译公司做的很好,也不否认有些翻译硕士从一开始就不准备去翻译公司,也不否认有些翻译硕士本来想去翻译公司但毕业之后去了其他行业。
可以肯定的是,翻译公司并不是翻译硕士的唯一去处,翻译公司的译员来源也不仅仅是翻译硕士。翻译硕士和翻译公司的联姻其实是“你情我愿”的是,不能强扭。
三、翻译硕士和翻译公司的“联姻问题”
根据以上两部分的介绍,我觉得我们还是比较理性的来看待翻译硕士和翻译公司的联姻问题比较好,不一棒子打死所有开设翻译硕士的高校,不一棒子打死所有翻译硕士,不一棒子打死所有的翻译公司。
所以今天这篇博文讨论的前提是:当有些翻译硕士想去翻译公司,但被有些翻译公司告知能力不足时究竟是哪里出了什么问题;当有些翻译公司的人员到学校去做讲座或开课,但没有收到学生的重视时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关于第一个问题:
该不该自称为“翻译硕士” 从9月份入学的那一天起,全国就有150多所高校的几千名刚毕业的本科生摇身一变成为“翻译硕士”,这个称谓其实没有道理的。因为还没有经过翻译硕士专业课程的培养,这些人还不可以被称之为“翻译硕士”,只能说是“翻译硕士一年级在读生”。不少人从3月份复试之后很有可能就没有做过翻译,没有继续学习过英语,比起1月份考研时相比,9月份的他们能力很有可能不如8个月之前的他们。所以对刚刚入学的翻译硕士一年级在读生要求太严格其实不太好,因为他们还“Too Young, Too Simple”。
比昙花还开的快 经过“一年”的培养,翻译硕士一年级在读生们就被流放到翻译行业,开始接受各种洗礼,他们中的有些人为了应付课业草草应对,有些人确实是带着好奇心想去看看到底大家天天都在说得翻译行业究竟是什么样。我们回过头来看所谓的“一年”真得有一年吗?9月份开学到10月份国庆节假期,他们大多还处于始业教育阶段。10月份开学之后到12月份疯狂的上各种课程,真正花在翻译上的时间每天可能平均有5个小时。也就是说在两个半月共约80天的时间里一共花费了约400个小时在翻译上。1月份考试,2月份过年,3月中旬开学。从3月中旬到5月份共约80天的时间里又花费了约400个小时在翻译上,然后期末考试,随后开始暑假。这个时候他们就开始找各种实习,与翻译公司真正开始接触。也就说他们总共花费在翻译上的时间不到1000个小时,撑死2000个小时。是不是很快?
全才和专才 开设翻译硕士专业的高校能不能和某个翻译公司一起办“委培班”?这样培养出的人才到了翻译公司不就直接上岗了吗?这个年代哪里还有什么委培班,翻译行业没了怎么办,翻译公司倒了怎么办?学校承担不起那个责任。所以学校没法根据翻译公司的实际要求来培养学生,只能从大方面上进行培养。而这样培养出来的“全才”可是没有“一专”的,对于细分化挺严重的翻译公司来说,其实不能让这样的学生直接上手做某个领域的翻译,因此产生不满意的可能性很大。
另外,现在翻译公司对译员的要求远不止是翻译技能,还要求译员有更多的技能,他们要求的太多,译员却连最基本的翻译技能都达不到,成了不全不专的“高学历人才”。
关于第二个问题:
对牛弹琴谁的错 学生是强制去听还是自愿听。对牛弹琴牛不听是谁的错?牛没错,牵牛去听的人也许有错,应该带着对琴感兴趣的人去听;弹琴的人也有错,明知是牛在听,为什么要和牛生气,应该和对琴感兴趣的人一起讨论。
有经验,没理论。 翻译公司的人脑子里满满都是实际的工作经验,但缺少理论。这里的理论不是指翻译理论,而是教学理论。中小学教师都需要教师资格证的,教师需要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等诸多科目,大学在这一块儿要差很多。这其中至少包括如何制作幻灯片、如何活跃课题气氛、如何安排课程结构、如何准备合理的教学材料等等,单单案例教学这一块就有大学问,怎样的案例才是好案例,怎样能把好案例在教学过程中用的好,等等。所以讲课并不能仅靠经验,需要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比较出结论 很多人站在大学的讲台是带着敬畏之心,讲好是必须的,讲的不好会误人子弟。每年去大学做讲座的有很多,学生听完了众多讲座后会形成自己的判断力,谁讲的好有能力他们会形成基本的认知。在这个比较中,翻译公司的人优势很不明显,因为翻译行业本身与其他行业相比就有劣势。
暂时写这么多,希望同大家交流之后再继续写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