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微博控,我每天都会花很多时间去刷微博,看别人写的东西。时间久了就发现一个问题:难得能找到一篇翻译专业的学生写的长文。哪怕是翻译专业学生发表的翻译练习如今都很难在微博上找到。

记得我大三刚学翻译那会儿,特别希望自己的译文能够得到高水平译员的批评。那时还没有微博,我自己写个人博客、在译言上发表译文、在学院的论坛上发帖子,希望网友、同学、老师能看到我的译文,多给些指点。那时身边的同学也喜欢在人人网上写些文章。虽然现在我的个人博客已经停了,译言也怎么上的,学院的论坛早已不再了,人人网也没落了,但随手写点东西的习惯还是坚持了下来。

微博出现后,能在140字的限制内写出有逻辑、有内容的段子实在太难,我还是愿意写长文来表达自己的一些观点,和身边的人交流心得体会。有些行业前辈写的文章我也很喜欢看,长长的文章里都是他们多年经验的总结。

我思来想去,猜测微博上难以见到翻译专业学生文章的原因至少有以下两点:

  1. 林子大了,什么样的毒舌都有
    记得之前有位同学在微博上发表了自己用文言文译的文章,虽然我打眼一看有些起鸡皮疙瘩,但我还是全部看完,觉得这位同学有些文气,翻译水平不赖。可是偏偏有个别业内高人出来恶语打压。 微博上加了V的和不加V的似乎有种阶级感,有黄V的就天然的觉得自己翻译水平比不加V的小帐号高,不但建议少,而且特愿意挑出来用10个字以内的丧气话打压士气。乍一看以为是高人,几个字浓缩了精华,实则是假大空,浓缩的P话。我猜有些同学怕了这些人,不敢把自己的文章拿出来秀了。
  2. 在酒吧里营造出了高级宴会的感觉
    微博本不是什么特别正式的网络环境,大家说话都很随意。可是有些同学一看行业里的几位大佬发表了那么正式那么有内涵的文章后,反而不敢说话了,心想自己那点芝麻小文还是不登高雅大堂了罢。

若同学们真这么想,那可真是要不得。从我这三年混迹微博翻译圈的经验来看,同学们的隐匿反而让行业里的前辈们不知如何与大家对话是好。一些翻译公司里的老板或职员不知道大家在学校里过得怎样的生活,毕竟不是一个时代的大学生,不了解就会妄加指责,不了解就会臆测瞎想。不妨多写些真实的文章,让他们了解现在的学生时代是怎样的。给他们一个了解你的机会,给自己一个发迹的机会。

我猜原因应该还有很多,我还没有发现。从我自己的角度出发,写长文是一整理自己思绪的好方法,碎片化的信息让我们误以为自己每天都在接收海量的信息,学习了很多知识,可是静下来整理整理才发现,零零碎碎的东西实在不成体系。

我向来不怕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有些好观点今天不写,以后就再也想不起来了。希望大家也能多写点东西,搞翻译的要是不会写东西那不是扯淡吗?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