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已经把写故事当成自己的习惯了,虽然一开始写的激情已经消褪了很多,但还是会发现写故事的时候就像是在给朋友聊天,聊到深处,自己有时也未免会动真情。举个小例子,上个周翻译学习竞赛结束后,我们小组的四个人一起出去聚餐,席间我一下子来了兴致,开始编纂另一个同学的爱情故事。我觉得我属于那种越胡扯越来性质的人,胡扯到一定程度就把自己带入戏了,讲到一个地方的时候差点自己哭了出来,真是佩服自己。

只是,在这些机器翻译猫的故事里,我却找不到丝毫胡扯的情致,因为那些刚刚发生在过去的事情在自己身上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连自己都没法抹去。

在上次的故事里我说了一些在博雅工作室做事情的一点感受,今天准备聊聊微博。

前几天刚刚看到新闻,说是微博要开始实名制了。在这个体制下,很多人习惯了带着面具说话,说不清楚究竟是谁的错。我还是喜欢做个比较真的自己,微博上也喜欢交真的朋友。

当初微博刚出来的时候,我就开始用了。那个时候用的是真名,以为跟人人网一样呢。后来,慢慢的有好多吐槽的话实在不方便用真名说,再加上觉得微博帐号公开在所有人面前,用真名或许会透露自己的个人隐私,于是就改了名。但不管是真名还是网名,目前的状态下都无所谓了,既然是交的真朋友,又何必在乎是真名还是网名呢。

来北大之前,微博上关注的多半是无关痛痒的人,比如关注一下姚晨离婚的事儿啊,真觉得微博就是个娱乐的工具,每天看着一大堆的冷笑话、搞笑图片,挺有意思的。

可是来到这边开始学习以后,我的微博观念也开始转型了。我渐渐发现很多老师们也开始使用微博了,很多名人也开始用微博发表自己的言论了,很多做翻译的朋友也开始在微博上交流工作和学习上的事情。不知不觉,一个细分的圈子就出现了。每个人会根据自己从事的职业融入不同的圈子,就拿现在来说,我自认为我在关注机器翻译的圈子、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圈子、大学同学的圈子和译员的圈子。在这些圈子里我开始了解机器翻译、翻译行业的最新动态、译员们每天在做的事情,大学同学毕业后的现状,当然还有这些人生活的点点滴滴。虽然我每天看不尽每个人的微博,但是却觉得这个圈子越来越真实,这个圈子里的人越来越真实。不光如此,那些电视机后面的公众人物似乎也在微博中变得同我们越来越近,我们甚至可以直接通过微博同他们沟通。

在我给自己贴上属于我的标签之后,闻着“臭味”的人也很自然会投过来,而我也能按图索骥去关注更多我还没有认识的但却能扩展我视野的人。很多我本没有机会认识和接触的人,我都可以在微博上关注他们,当我们互相关注的时候,我们就多了一个说话聊天的机会。即便不说话,他们的想法和信息也能真切的通过微博传递到我的电脑屏幕上。

我似乎还在使用微博的娱乐功能,每天从中搜集各种笑料,但现在更关注他的交友功能,至少我能了解更多我关注的行业内正在发生的事情。

除此之外,我曾一度认为微博能改变一些我国制度上的东西,有些事情虽不必明说,大家心里都知道一点。随着越来越多的公众人物在微博上发言,他们言语的力量就远非一般的新闻媒体所能控制的,而且在微博上信息的传播速度将是病毒式的,当然随之而来的信息的真实性也在接受时间的拷问。

今天还有一位即将来打CAT读书的同学在微博上同我成为好友,不禁感叹微博的纽带作用。现在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在微博上说出他们的想法,人与人之间可以多些平等的理性的沟通和交流。

今天的故事就讲完了,由于今天刚刚写了一些之前工作过的高尔夫球场的介绍,觉得这个事情非常有意思,下一次就拿出来说说,敬请期待!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